重庆三峡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欢迎您!

学术交流

我院师生参加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学术报告

  • 时间:2025-05-28
  • 作者:
  • 点击:
  • 来源:

2025年5月22日至24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所、重庆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以“滑坡泥石流灾害与国土空间防御韧性”为主题,设8个学术分论坛和4个研究生分会场。来自全国57家科研单位的117位专家和74名研究生围绕灾害动力过程、早期识别、监测预警、防治技术与数据科学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吸引了全国13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近500位代表参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山地灾害防控与国土空间安全韧性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院师生积极参与本次学术年会,参会人员包括学院强跃教授、邹建华教授,以及研究生徐鑫龙、梁思羽、杨林海、陈南西、王玺等。

邹建华在大会分会场作了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万州区为例》的特邀报告。报告聚焦于三峡库区滑坡高发区的风险建模问题,介绍了团队如何利用遥感、地形、气象等多源数据,并结合随机森林、XGBoost等模型开展滑坡易发性分区的研究。通过对影响因子的筛选与模型的优化,构建了一个高精度的评价体系,并绘制了万州区的滑坡易发性分区图,同时还展望了未来将InSAR技术与动态降雨信息结合,构建可动态更新的预警模型。

梁思羽和徐鑫龙在研究生分会场分别作了《探索TRIGRS物理模型引入机器学习模型对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易发性评估的影响》和《基于优化的反馈式神经网络与RAMMS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报告。

通过此次参会,我院师生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增进了与行业前沿学者的交流合作,展示了我院在地质灾害智能建模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特色与实践成效。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三峡库区典型灾害类型,深入开展多源数据融合、AI建模与物理约束耦合研究,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安全发展战略。

下一条:学院开展“提升数字防灾减灾 建设智慧韧性城市”主题科学讲座

关闭

联系电话:

023-58102281

版权信息: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Copyright © tmgc@sanxi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